有運動習慣的人往往能深刻體會到,運動起來整個人的精力和心情會變得不一樣。
運動不僅能使人身體健康,還能將負面情緒、焦慮壓力通通帶走,如同身心的全面“凈化”和“排毒”。
2024年最新發(fā)布的《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長普遍偏短,為6.75小時,有28%的人夜間睡眠時長不超過6小時。睡眠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超六成人群的睡眠質量欠佳,甚至有1/5的人處于“較差”水平。近年來,有不少科學研究表明,抗阻運動(如深蹲、俯臥撐等力量訓練),可能是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藥”。
對于65歲以下的人來說,力量訓練是提升睡眠質量最有效的非藥物方法,比跑步、走路等有氧運動更有效。
運動作為一種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已經在多個臨床實踐指南中得到認可。運動對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對抗抑郁最好的運動方式是跳舞!
此外,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訓練、混合有氧運動、打太極拳等是不錯的選擇。
知名醫(y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fā)表的一項涉及8萬人、持續(xù)15年關于不同種類運動和全因死亡率關系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最佳的延壽運動是揮拍類運動(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47%。
揮拍類運動往往需要調動身體多個肌肉群,眼睛看著球進行手眼協(xié)調。在擊球的一剎那,會發(fā)出一個相對的爆發(fā)力。它強調了協(xié)調性、柔韌性,同時要有一定耐力,可以幫助人體提高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同時,它能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使大腦處于活躍狀態(tài),達到延緩大腦衰老、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所有類型的運動都有助于降低血壓,其中等長運動的作用最大。火狐電競等長運動包括靠墻靜蹲、平板支撐、站樁、扎馬步、提踵(踮腳尖)等。
一項發(fā)表在《骨骼》醫(yī)學期刊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增加骨密度最好的運動,不是跑步和走路,而是力量訓練!
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在增加和保持骨密度方面好于平板支撐、靠墻半蹲這類等長運動,以及走路、跑步等簡單身體活動。
腰酸背痛是困擾很多人的常見慢性病痛之一,有什么運動可以緩解下背痛(俗稱腰痛)反復發(fā)作?
2024年6月,國際著名醫(yī)學期刊《柳葉刀》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步行不僅是一種低成本、低風險的運動,而且能顯著減少下背痛的復發(fā)率,特別是對于下背痛初發(fā)者。
走路對身體健康的益處是多方面的,可以增強人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壓和血糖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等。
2024年4月《糖尿病護理》期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肥胖或糖尿病病人在18時以后運動收益最大。
2024年6月《肥胖》期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一天中最佳運動時間是18時以后,18時以后運動最有利于降低血糖。
很多人認為運動時間越長、收益越大。但是,《柳葉刀·精神病學》刊發(fā)的一項超過120萬人參與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想法是錯的。
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最佳,在45分鐘左右達到峰值。如果運動時間超過90分鐘,會產生負效應。
運動強度太低會沒效果,運動強度太高容易受傷。不管是現(xiàn)有研究還是運動專家,都推薦運動至少要達到中等強度。
中等強度運動最大心率范圍控制在60%~85%,運動過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