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電競app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于今年11月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廣東各地體育賽事熱潮不斷升溫。
2.江門將承辦自行車、花樣游泳、排球等3項競體項目以及1項群體項目,同時舉辦第九屆特奧會籃球、足球、游泳等3個項目比賽。
3.除此之外,江門各地通過“體育+文旅”模式,將賽事“流量”轉變為文旅“留量”,帶動景區、酒店、民宿的經營。
4.體育產業成為江門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如鶴山市格萊仕車業有限公司年產值超3億元。
5.揭陽以“文化為魂、生態為基、產業為翼”,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賽事經濟發展之路。
第十五屆全運會將于今年11月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隨著盛會的臨近,廣東各地體育賽事熱潮一路升溫。無論在城市還是縣城、鄉鎮,運動的汗水肆意揮灑、競技的激情處處激蕩,與此同時,“體育經濟”也步步走高,與市民的運動熱情實現“同頻共振”。
騎著自行車破開山水間的清風快速前行,呼吸清新的空氣勻速跑步,在古色古香的村落街巷里徒步穿越,縣鎮里的體育館響起扣殺排球落地時的砰砰響聲。隨著十五運會的臨近,江門各地逐漸進入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的旺季。體育運動并不獨屬于城市,在江門的縣城、鄉鎮,體育經濟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推進激起鄉村發展的新活力。
上周,江門舉辦了“喜迎十五運,逐夢大灣區”2025江門自行車騎行嘉年華。900名來自香港、深圳、珠海等地的騎行愛好者在競速中感受西江江風拂面的暢快,飽覽西江岸線旖旎風光。一場騎行嘉年華,是自行車運動的盛宴,更是領略生態人文之美的旅行。
記者了解到,今年,江門將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自行車(山地)、花樣游泳、排球(男子成年組、女子20歲以下組)等3項競體項目,以及1項群體項目;同時,第九屆特奧會籃球、足球、游泳3個項目比賽,2025年世界U21男排錦標賽也將在江門舉辦。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十五運會的賽事承辦地,還是不少群眾類體育運動的舉辦地,都是江門“百千萬工程”推進的重點地區。
在十五運會自行車(山地)的承辦地江門恩平市,從2017年舉辦恩平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小試牛刀以來,就承辦了2018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恩平站)等省級山地自行車賽事,成為大灣區頂尖選手和騎行愛好者的“打卡”熱點。
十五運會男子成年組排球賽事承辦地江門臺山市,更是著名的“排球之鄉”。在臺山,幾乎“村村有排球場,村村有排球隊”。據統計,臺山經常參與排球活動的市民有近3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38%。從今年春節假期起,縣級、鄉鎮級、村級九人排球比賽輪番開打,賽季跨度長達5個月。前不久落幕的2024-2025年度“僑VA”賽事,有超過100支隊伍參賽,舉辦比賽360場,現場吸引游客70萬人次。
正全力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的江門鶴山市,今年2月在超過750年歷史的龍口鎮霄南村舉行以“‘喜迎十五運’,穿越鮮卑700年”為主題的2025年鶴山市首屆鮮卑古村馬拉松。
借助“體育+文旅”的模式,江門各地把賽事“流量”轉變為文旅“留量”。眾多賽事期間,“江門三點三精彩之旅”品牌同步推介,串聯開平碉樓、赤坎古鎮、小鳥天堂等文旅IP與陳皮宴、僑都咖啡等消費場景,帶動江門景區、酒店、民宿的經營。
除了賽事帶來的文旅“留量”之外,體育產業也是江門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
鶴山市格萊仕車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中高檔運動休閑山地自行車、公路車、折疊車的自行車專業整車生產企業,也是江門首家獲得廣交會自行車品牌展位的企業,年產值超3億元。同為鶴山企業的江門市鵬程摩托車頭盔有限公司是行業內明星企業。該公司生產的LS2頭盔不僅贊助MOTO GP、MOTO2、MOTO3等世界級別的專業賽事,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被瑞士、奧地利、羅馬尼亞雪車隊選用為參賽用頭盔,創造了一段“冰雪奇緣”。而位于江門市新會區的大冢慎昌(廣東)飲料有限公司,則是知名運動飲料寶礦力水特的生產基地。
借十五運會“東風”,江門各地如何打好“體育經濟”牌,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再“加把勁”?
臺山市相關領導表示,今年將積極培育體育經濟,加快推進和力體育中心建設,高質量做好十五運會排球比賽承辦工作,加強“僑VA”等活動品牌運營,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精品化、市場化、國際化體育賽事,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的體育制造企業。
恩平市相關領導表示,體育賽事的舉辦不僅能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還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實力,為恩平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城市的經濟合作與交流。接下來,恩平將把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活動辦在人民群眾身邊,讓“跟著賽事游恩平”成為旅游新風尚,將“一次性游客”變為“忠實粉絲”。
42.195公里的賽道,串聯起潮汕古韻與現代活力;1300余名非遺表演者,在賽道沿線名跑者律動共繹千年文脈;賽事期間45.33萬人次游客涌入,消費同比增長18.71%……2025年3月,首屆揭陽全程馬拉松以“體育+非遺+美食”的獨特定位驚艷亮相,不僅讓這座千年古城與現代體育活力產生聯結,更折射出賽事經濟撬動城市發展的深層邏輯。
“馬拉松比賽除了是跑者的狂歡,也是一次讓我們普通市民近距離感受體育魅力的機會。”市民劉先生說。
揭陽市是粵東地區較早開展長跑運動的城市之一,早在2013年,揭陽市榕城區就曾舉辦小規模半程馬拉松活動,長跑運動在揭陽市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25年首屆揭陽市全程馬拉松協辦單位之一揭陽市越野跑協會會長邢坤亮介紹,協會目前的會員人數相較2021年成立初期增長了近5倍。“全民健身的普及是這次賽事成功的關鍵。此外,社會組織與政府、賽事企業三方協作,共同推動一項大型賽事的成功舉辦,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相信會為揭陽往后進一步打造品牌賽事、發展賽事經濟提供借鑒參考。”
據揭陽移動大數據監測,3月27日至3月31日,全市總游客量45.33萬人次,其中外地入揭游客33.95萬人次,過夜游客16.59萬人次,過夜游客與去年同比增長25.55%。全市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市區酒店多數爆滿,景區景點游客數量明顯增多。攜程平臺數據顯示,賽事期間,全市游客總人數與去年同比增長21.06%,總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8.71%。這組數字背后,是賽事經濟“乘數效應”的直觀體現。
“相關研究指出,馬拉松賽事中,外地參賽者對舉辦地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間接消費帶動比例可高達1:13,揭陽馬拉松的實踐也印證了體育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長期從事體育休閑與民俗非遺相關課題研究的揭陽學院副教授鄭騁博士指出。隨著賽事的臨近,智能穿戴設備、跑鞋、速干衣、運動防護用品等跑者剛需引領了一波運動消費熱潮,有商家特意為揭馬選手提供了跑步裝備選購建議及購物優惠;賽事期間,89家本地企業通過嘉年華展銷實現品牌曝光和銷量增長;16個文旅項目參加招商引資對接活動,吸引更多的投資和資源;有住宿和餐飲商家在賽事期間實現日均銷售額翻番,“跟著賽事游揭陽”成為消費新趨勢。體育賽事正成為城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發力點。
在鄭騁看來,這場賽事不僅帶來短期經濟增量,也成為展示城市形象與內涵的載體,“賽道上的非遺展演讓跑者‘沉浸式’感受文化底蘊,終點站的特色美食則用味蕾留住記憶,這是揭陽區別于其他同類賽事的差異化標簽。”
在揭陽“一化一海五優特”產業布局中,新材料與智能裝備成為揭陽制造的創新引擎。佳聯五金塑膠的碳纖維帳篷支架實現戶外運動用品輕量化突破,海賽公司的水翼風箏板出口海外受到運動員和消費者青睞,落戶揭陽產業園的智能穿戴產業鏈項目已實現投產……“這些創新實踐為揭陽培育體育產業新業態、申報‘廣東省體育產業示范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產業集群力量的加入,也能進一步提升體育賽事專業度。”鄭騁表示。
為此,揭陽可發揮制造業優勢,拓展“體育+”外延,將體育賽事與“一化一海五優特”產業集群進行深度融合,向全世界推廣“揭陽制造”,提升賽事專業度和美譽度。如服裝制鞋產業,可設計出集“實用、紀念、顏值”于一體的完賽拖鞋、完賽披風;大健康產業可推出藥食同源的保健品、草藥包或藥膳補給;食品加工產業從科學飲食角度,可聯合本地食品企業和餐飲品牌,推出“選手補給地圖”和飲食套餐。
第十五屆全運會將于今年11月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作為大灣區東部的重要節點城市,揭陽市將面臨文旅產業快速增長、服務業擴容提質、區域協同發展等多維度的發展機遇,全運會的到來猶如一扇窗口,為揭陽市筑牢賽事經濟根基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從一場馬拉松出發,揭陽正以“文化為魂、生態為基、產業為翼”,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賽事經濟發展之路。